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白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艳艳。今天做客我们访谈直播间的是白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交流开发中心主任孙健同志。我们将就“聚焦人才强市战略,构筑发展智力高地”这一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主持人]
孙主任,欢迎您做客我们访谈直播间,先向我们网民朋友们打个招呼!
[孙健]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能与广大网民朋友进行互动交流。
[主持人]
人才是创新之源,发展之基。近年来,白山市在人才“引、育、留、用”等方面持续发力,以一系列有力举措,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人才扎根白山,为白山转型发展挥洒汗水、贡献才智。孙主任,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市人社局抓人才工作的整体思路是什么?开展了哪些工作?
[孙健]
市人社局作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人才工作部署,以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为总抓手,围绕政策激励、环境优化、能力提升、强化服务四个关键点,重点开展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千方百计引人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引才工作,与省内多所高校对接,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吉林农大、长白山职院开展宣传推介和招聘活动。我们的人才、就业公共服务机构,依托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平台,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访企探岗、直播带岗、职业指导等活动,持续扩大政策的社会知晓度。通过挖掘就业岗位,全力抓好公务员、事业编、大学生基层服务项目等考试招录工作,推动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卫国戍边”项目,今年截至目前,动态开发就业岗位2529个。二是科学规范评价人才。通过广泛宣传,筛选推荐,近两年,有25人成功申报通过省高层次人才分类评定,其中C类人才2人、D类人才4人、E类人才19人。2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表彰,1人获省政府津贴表彰。社会化职称评审通过749人,其中乡村振兴人才242人。三是立足产业育人才。三年来我局邀请省内专家,成功举办10期高级研修班,培训学员710人,内容涵盖长白山人参产业、中药材种植、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农产品加工、农林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有效提升学员专业能力,助力各个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矿泉水产业,我们正在推进矿泉水检验员职业能力考核申报工作,如申报成功,将填补国内这个领域的空白。四是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高频次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竞赛活动,使优秀的选手能够脱颖而出。2021年以来在省级技能大赛中,我市参赛选手共获得1枚金牌、5枚银牌、4枚铜牌,18个优胜奖;在全国技能大赛中,我市收获4个项目优胜奖;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上,我市选手丁加轩获电气装置项目金牌,为吉林省实现国际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为激励更多人才投身白山绿色转型发展,引导创新创业新局面,成功推荐白山方大商贸有限公司宁凤莲等5名同志为吉林省杰出(优秀)创新创业人才。
[主持人]
刚才您提到深挖就业岗位,据我所知市人社部门承担了全市事业单位招聘的具体工作,在事业单位引才引智上有哪些具有白山特色的政策?
[孙健]
根据《白山市引进“名校优生”实施意见》,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和清华、北大本科生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服务期合同的,对应享受以下几项待遇:一是择优提拔。服务年限满3年并表现优秀的,在提拔使用、上级机关遴选、挂职锻炼等方面优先考虑。聘用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纳入各地各部门后备干部队伍管理。符合公务员调任条件的,可择优调任到公务员岗位。特别优秀的,同等条件优先提拔使用。二是给予生活补贴。聘用的博士研究生给予15万元生活补贴。“985”“211”院校硕士研究生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本科生给予12万元生活补贴。生活补贴自签订聘用合同之日起,每工作满一年发放一次,5年内发放完毕。三是给予住房补贴。5年服务期内,对聘用的博士研究生、“985”“211”院校硕士研究生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本科生提供每月600元的租房补贴,每工作满一年发放一次。5年服务期内以本人身份在白山购房的,服务期满后凭房产证或购房合同一次性给予10万元购房补贴。四是放宽职级职称政策。聘用专业技术岗位的,按照取得的相应职称聘任。暂时没有职称的,获得硕士学位的,可先行聘用在专业技术十一级岗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可先行聘用在专业技术十级岗位。各县(市)区按当地政策执行。
[主持人]
专业技术人员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问一个广大网友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的相关工作,请您做一下简单的讲解?
[孙健]
我省从2024年开始进行事业单位职称评聘结合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打破“评聘分离”模式下产生的诸多弊端,建立一种更加科学、灵活、高效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的创造力和活力。事业单位职称评聘结合改革过渡期,重点工作之一是消化已评未聘人员。我们根据各单位现有已评未聘人员的存量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结合用人单位意见,合理确定改革年限,科学制定评聘结合事业单位在改革期间的职数使用标准,计划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改革。当然,对出现严重违反职业道德、不能履行岗位职责、年度考核不合格、受处分的已评未聘人员,单位有权不予聘任。我们坚持稳慎推进事业单位职称评聘结合工作,对确实存在困难,单位无法组织评委会的,采取人社部门兜底的办法推动。两年来,市人社部门指导市直40个部门129家事业单位完成评审评聘工作,超岗聘用已评未聘人员305人,正常晋升570人。
[主持人]
刚才您介绍了我市的技能人才参加国家、省技能大赛的情况,成绩喜人还实现了突破,您能介绍一下,咱们的具体做法?
[孙健]
好的,主持人。我局大力开展实体化项目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建设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实训基地”“白山人社众创空间”“白山返乡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青年网红示范基地”四个实体示范类平台。通过锚定项目持续发力,市、县两级人社部门累计建设实训类基地22个。这些基地都是公益的,都是围绕技能人才培养而服务的。同时,我们又培育出了一大批技师工作室和师徒工作间。其中:国家级技师工作室2个,省级技师工作室8个、师徒工作间6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师徒工作间8个。这些平台的建设,能够更好的整合优质师资、培训力量,有力的激发广大技能人才比、学、赶、帮、超的热情。我们还在全省率先施行技能人才大数据管理,建立了技能人才信息库,目前已录入信息21381人,为我市制定技能人才规划和政策提供有力参考。
[主持人]
众所周知,高校毕业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储备,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请你介绍一下今年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如何?
[孙健]
人社部门始终坚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当作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压实责任、明确分工,升级工作举措,全面推动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坚持岗位留人、政策留人、服务留人,初步形成政府主导、单位协作、社会参与、整体联动的良好机制。一是开发就业岗位,多渠道拓岗位稳就业。深度挖掘市内企业优质就业资源潜力,广泛收集岗位信息,筛选出适合高校毕业生的优质岗位,适时举办各类线下招聘会。同时,充分发挥线上平台“小快灵”的优势,在线上常规性开展“直播带岗”活动,使求职者无需出门即可完成岗位咨询和企业信息查询。在企事业单位中开发就业见习岗位,不断拓展岗位类型,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实践机会。二是扶持创新创业,多角度促创业带就业。充分发挥各创业孵化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场地信息清单、融资信息清单、培训信息清单;创业导师名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名录,最大程度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创业就业提供便利条件。开展白山“网红”创业服务专项行动,建立“政府引导+联盟运作+企业参与”三级联动模式。举办“筑梦白山创享未来”创新创业大赛,提振高校毕业生创业信心。三是精细优化服务,全方位强服务惠就业。全方位梳理涉及高校毕业生留白就业创业政策,多渠道发布政策信息,简化政策补贴的申报流程,明确办理机构、办结时限、联系方式,消除服务对象的信息差,让利好政策真正发挥好撬动作用。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信息台账,持续开展“1131”服务行动,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全程就业服务指导。
[主持人]
刚才,我注意您提到了“1131”服务,请您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好吗?
[孙健]
“1131”是指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职业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这是延伸工作触角的有效手段。每年毕业季我们会收到白山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专员将运用“大数据+铁脚板”的工作方式,与服务对象逐一联系,采集登记人员数据信息,将政策宣传到位,将岗位推荐到位,将服务开展到位,最终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特别是对未就业困难毕业生,实施“一人一策”“一人一档”,做到“政策优先、岗位优先、服务优先”,兜底保障到底。今年,我市接收2025届白山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数据2148人,目前已落实毕业去向1986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2.5%,完成了省定的各项指标任务。
[主持人]
感谢孙主任对白山市人才工作情况的介绍,我们可以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在人才“引育留用”各个环节的力度和决心,同时也期望我市人才层次、数量和效益不断取得新突破,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再次感谢孙主任做客我们的节目,感谢各位网友的大力支持,由于时间关系,这期访谈就到这里了,让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