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白山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朱斌惠 专访

主题:谋划奋进十四五,为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当好开路先锋

时间:2022年06月30日 09点30分

嘉宾:白山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朱斌惠

概述:“十四五”期间,白山市交通运输局始终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制定印发了《白山市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在构建绿色交通、推动智慧交通、提升现代交通治理能力等方面先行先试,为白山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当好开路先锋。



文字直播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白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艳艳。今年2月份,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白山市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磅出炉”。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白山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朱斌惠同志,请她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深入浅出介绍一下“十四五”期间,《白山市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将会给白山交通运输业发展带来哪些重大变化,与我们百姓息息相关的交通出行,又会有哪些不同。



[主持人]


朱局长,您好。首先,请您带我们简要回顾一下“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取得了哪些亮眼成绩。



[朱斌惠]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参加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与大家进行网上交流。“十三五”期间,市交运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交通运输厅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和各位网民朋友的关注和关心下,白山市交通运输局,抢抓践行“两山”理念实验区建设机遇,掀起苦干实干的工作热潮,全市交通运输业发展取得跨越性发展, “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部胜利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白山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先行力量和交通智慧。截至2021年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712.604公里,公路密度为38.7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条261.446公里,公路密度较“十二五”提高了86.25%,新增3个县、区通高速公路(抚松、江源、浑江),构筑起与省会城市长春的“3小时经济圈”。普通国道4条953.471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比重达到了95.6%;普通省道6条309.929公里,二级以上公路比重达到了76.7%。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已形成了“三横三纵、一环、一联络”的路网格局。农村公路5187.758公里,全市乡镇、建制村已100%通硬化路,自然屯通硬化路率达到91.8%。临江市连续4年、靖宇县连续3年、江源区先后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临江市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市道路运输营运车辆保有量 13453辆,其中:货运汽车6690辆(4.5吨以上),客运车辆6763辆。客运班线累计341条,其中省际11条、市际64条、县际157条。域内机动营运船舶共34艘。年均完成公路货运量1004万吨,年均公路客运量753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8476万人公里。



[主持人]


翻开交通运输过去五年的“成绩单”,不难看出市交运局厚积薄发,从容展示着科学发展的速度,传递着民生至上的温度,体现着品质优先的态度,确实令人倍感欣慰和振奋,为白山百姓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接下来,请朱局长简要介绍一下《白山市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背景和重要意义。



[朱斌惠]


大家都知道,“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站在历史关键节点上,我们充分结合白山经济发展实际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向往来编制“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并坚持规划引领,超前谋划的原则,就“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将对于推动白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就具有极其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我们交运局从2019年6月就在全省率先启动,《白山市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之后经过又多方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和专家论证,最后完善形成定稿,并于今年2月份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我们这个发展规划将践行“两山”理念思想和建设交通强市意见贯穿其中,按照《白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交通运输发展的安排部署,一体推进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体系整体效应。 《交通“十四五”规划》全面分析总结“十三五”时期白山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建设重点,为推动白山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更加坚强的保障和更加有益的探索。



[主持人]


请您介绍一下《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



[朱斌惠]


《“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是打造“长白山区域现代化综合枢纽城市”,支撑“十四五”期间白山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和变化的交通需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向往,建设与“两山”理念试验区相匹配,与生态强市功能相适应,符合交通强市要求的高质量交通体系。到2025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服务发展将取得显著进展,基本建成“安全可靠、高效顺畅、纵横交错、连通四方”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全面对接长吉图、环渤海两大经济带,促进白山、吉林高水平开发开放,支撑引领全省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白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有力保障和支撑。



[主持人]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主要做哪些工作?



[朱斌惠]


主要有10项具体任务:一是加快构建高品质交通运输网;二是持续加强水运设施建设;三是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四是完善综合客货运枢纽布局;五是优化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布局;六是着力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七是构建低碳环保的绿色交通发展体系;八是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智慧交通发展;九是提高应急安全保障能力;十是加强行业管理现代化。
 


[主持人]


关于《规划》的整个构建体系,刚刚朱局长已经一一介绍到位。在日常生活中,跟广大群众密切相关,老百姓也比较关心的内容,应该是道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方面。那么接下来请您给我们详细说一下。



[朱斌惠]


“十四五”期间,白山市将围绕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建设践行“两山”理念,强化“内畅外通”的基础设施网络,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打造多向联通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全面服务并引领“向南”“向东”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到2025年,基本形成“一高铁、两机场、三高速、两口岸、三枢纽”及十条国省干线为主骨架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格局,实现机场、高铁全部运行使用,新增高速公路164.5公里,普通国道二级以上公路占比达到100%,普通省道二级以上公路占比将超过80%,对外口岸桥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优先建设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安防工程和危桥改造,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一是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计划投资241.91亿元建设白山至临江和松江河至长白两条高速公路,实现白山抵边城市互联互通和“县、县通高速”;二是实施沿边开放工程。计划投资253.59亿元建设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白山段和临江、长白两座口岸大桥,打造沿鸭绿江开发开放旅游通道,扩大对外贸易;三是提升普通国省干线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计划投资50.3亿元建设鹤大公路白山绕越线和辉三公路白山绕越线,改善干线过境公路造成的城市拥堵现状;投资5.32亿元建设鹤大高速白山西出口连接线,实现群众高效出行。四是提高综合运输服务能力。计划投资9.82亿元建设白山市综合客运枢纽以及湾沟北、抚松县客运枢纽和综合运输物流园区,进一步完善公路客货枢纽场站体系;五是推动交通信息化快速发展。投资0.5亿元建设白山市智慧交通项目,推动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和应用,有效助力白山智慧城市建设。


 
[主持人]


白山市是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的先行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近年来,白山市各行各业也为充分践行“两山”理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请您结合“两山”理念实验区建设讲一讲交通运输的新作为。



[朱斌惠]


市交运局牢牢把握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主线,以建设全国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基地为目标,以实施交通强市战略为契机,大力推进“一山两江”品牌战略,助力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在服务全域旅游方面。依托白山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围绕“一山两江”品牌战略,突出地域重点龙头项目,打造交旅融合地标式公路交通。一是建设“外通内联”旅游交通网。围绕“大交通体系”,推进“白临、松长”两条高速建设。完善“一横两纵”高速路网骨架,实现长春、沈阳等地旅客的快速集散。围绕“边境风景”,建设“沿江、观景”风景大道。2018年,白山市提出建设中朝国际风情带沿鸭绿江旅游公路的思路,得到了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谋划了“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项目,沿鸭绿江、图们江而行,内通腹地、外联朝俄,也被交通运输部作为交通强国建设吉林省试点任务。二是构建“高效便捷”旅游服务网。围绕“市区扩容”,谋划鹤大公路白山绕越线项目并纳入国家和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实现市区周边高速公路与普通干线公路的互联互通,拓展市区“外联网”。结合沈白高铁同步建成白山市综合客运枢纽以及湾沟、抚松县客运枢纽,实现公路客运与民航、铁路、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等运输方式间便捷换乘,无缝连接,打通快速“连接点”。依托沈白高铁、鹤大高速、长长高速以及鹤大、嘉临公路建设吉林东部区域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项目,依托国道丹阿线、抚公线、省道松露线、天北线建设长白山生态旅游环线工程,切实做到“串珠成链”,增强长白山辐射效应,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三是完善慢游系统“落脚点”。围绕“区域景观”和“快进慢游”,发挥“景区、驿站”休闲功能,加快建设丹阿线三道沟至错草、鸡冠砬子至冷沟子公路,打通边境游的瓶颈路段,为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项目的实施打好基础。不断完善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功能,打造湖州驿站、滴台旅游商贸体以及公路沿线观景台、停车区等工程,让游客在快进中能停得下、留得住。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以交通强市助力乡村振兴为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生态宜居新白山建设以及沿边开放合作的关键作用。一是强建设。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公路网络布局,推动农村公路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到2025年,基本实现2A级以上旅游景点景区通三级公路率达到80%,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达到91.8%,20户以上自然屯通硬化路率达到98%,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交通运输支撑。二是提品质。以“高品质、畅网络、优服务、美路域”发展定位,做深做足“+运输、+产业、+旅游、+物流、+示范村镇等文章,升级“重点路”,提升“旅游路”,发达“产业路”,畅通“堵点路”,把“四好农村路”作为展示白山市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窗口”。三是促发展。依托干线公路“主动脉”畅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带动农村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建设绿色白山方面。一是推动运输工具向低碳环保转型。加大新能源公交车更新力度。将节能、环保纳入企业利润范畴,新增和更新清洁能源或新能源城市公交车,逐步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公交车辆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全覆盖。积极推进市区出租车更型工作。以市政府文件形势印发《白山市市区巡游出租汽车更新车型工作实施方案》,并对新款车型广泛征求意见,目前出租车更型前期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计划经过一个8年使用周期,市区出租车可全部更新为新能源出租车。二是持续推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按照道路客运高质量发展工作计划,不断调整、优化公交“线网”,确定试点地区,力争实现县际公交全覆盖。三是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积极推进“互联网+货运”发展模式,有效整合闲散运力,降低货运空载率。推动不同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有效衔接,依托建制村100%通客车,大力推广“运邮结合”“运货结合”,有效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运输时长。


 
[主持人]


各位网友,新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已经开启。我相信,在新的起点上,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全体交运人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坚实的步伐,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接续奋进,为高质量建设交通强市奋勇争先、砥砺前行,为开创白山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交通力量! 感谢朱局长的介绍,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大力支持,这期访谈就到这里,让我们下期再见。




[朱斌惠]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民朋友们,再见。